9月26日,生態環境部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初次釋放明確信號:第三方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排污單位”。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蔣火華指出,自動監測造假多因排污單位為逃避監管伙同設備運維方所為,而手工監測造假則多因排污單位默許第三方機構為節省成本或搶占市場所致。這一表態標志著環境監管重點從單一追責第三方機構轉向“雙向追責”,排污單位將成為未來執法核心對象。
政策動向:立法完善與法律責任壓實
為整治數據造假亂象,生態環境部正全力推動《生態環境監測條例》出臺。2024年12月發布的草案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若排污單位要求、指使或暗示監測機構造假,將與第三方機構同罪同罰,處50萬至200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需停業整頓或吊銷資質。此舉旨在通過法律“長出牙齒”,打破以往“委托方得利、三方權責失衡的狀況。
行業影響:企業合規監測需求激增
新規將倒逼排污企業提升監測自律性,加大對可靠監測設備及技術的需求。全國政協委員路全忠調研顯示,第三方機構造假背后往往是委托方壓低價格購買“假報告”的驅動。未來,企業需選擇合規、精準的監測方案以避免法律風險,同時保障生產與環保合規雙軌并行。
奕帆科技砷化氫檢測儀:精準監測助力企業合規
面對政策收緊,深圳奕帆科技推出的砷化氫檢測儀可為排污企業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氣體監測解決方案。該設備采用先進傳感器技術,實時檢測砷化氫濃度,具備響應快、抗干擾性強、數據直連監管平臺等特點,有效避免人為篡改風險,助力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實現透明化監管。
合規監測已成必然趨勢
生態環境部立法與執法雙管齊下,標志著環境監測領域將進入“零容忍”時代。企業需主動擁抱合規,通過技術手段提升數據真實性。奕帆科技將持續創新監測產品,為行業提供更安全、高效的環保技術支持,共同守護生態環境底線。